全国爱耳日|注意 这些习惯正悄悄损伤你的听力
2022-03-03 13:29 来源: 四川观察
举报

据2021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数据显示,全球有15亿人患有某种程度的听力损失,到2050年,这一数字预计将增至25亿。造成这样结果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健康的用耳习惯。

跑步、健身带着耳机听音乐

因工作需要长时间佩戴耳机打电话

玩游戏、看视频、听音乐长时间佩戴耳机…...

生活中不健康的用耳习惯可能正在悄悄损伤我们的听力。今天(3月3日)是第23个“全国爱耳日”。耳机应该怎么选?保护耳朵听力应注意些什么?我们一起来听听四川省人民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敖敏怎么说。

1. 您看诊过程中,遇到的听力患者大都是哪些原因造成的,有什么变化趋势?

敖敏:今年以来我们遇到耳鸣、突聋的患者较多。其中熬夜、工作学习压力大、在高音量环境久呆等,是造成这类问题的主要原因。

2. 当我们身体出现哪些信号,说明听力已经出现问题了?

敖敏:如果你发现自己听力下降、耳闷、耳鸣、耳痛流脓等,就是耳朵出现问题的信号,一定要到医院及时就诊。

3. 如何正确使用音频设备?

敖敏:佩戴耳机有“三个60法则”:每次使用耳机不超过60分钟,不超过音量的60%,当外界环境音超过60分贝时,尽量不使用耳机。

4. 耳机应该怎么选?

敖敏:从我们医学角度来讲,还是建议大家不戴或者少戴耳机。如果要戴,应选择专业品牌。现在市场上耳机类型较多,入耳式耳机会在耳道内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,容易使耳道发炎,造成耳朵痒、潮湿、疼痛等,此外,由于声音更集中地传递到鼓膜,进而对于耳蜗毛细胞的刺激也会越大。我们主张选择降噪耳机,以更低的音量听清声音,对耳朵是一种保护。

5. 保护耳朵听力应注意些什么?

敖敏:首先不要乱用药,例如:庆大霉素、链霉素等,如果用这一类药,会造成我们耳朵不可逆的损伤,抗生素类药品也需谨慎,用药一定要咨询医生。其次,不要在高分贝及噪音环境呆得太久。再者,不要熬夜并且控制好情绪,切勿大喜大悲,这也会引起听力突发性损伤。

网友评论
网友评论仅供其发表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我司立场
发表
相  关  推  荐
换一换
推荐阅读